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民间金融风险呈现新态势。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融资方式。在企业成长后期,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这些都属于正规金融。但是在企业成长早期,企业除了依靠自有资金、风险投资外,还可以通过民间金融来融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前提就是企业发展早期的融资需求无法从正规金融得到满足,因此互联网金融中有一些具有民间金融的属性。
相比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具有如下几个优势:一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金融资源。二是能够提升透明度,民间金融要阳光化发展就需要透明度。三是大数据降低了信用成本。四是可以降低经营成本,这一点最重要。这些是互联网金融好的一方面,但也要看到,现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水落石出,民间金融风险也会有一定的暴露。
目前,民间金融有三大趋势,一是盈利化趋势,二是中介化趋势,三是网络化趋势。盈利化反映了民间金融传统的社会保障功能退居次要位置,牟利功能和风险属性更加明显;中介化体现了民间金融的专业化趋势,同时也延长了资金链条,增加了融资关系的复杂性。此外,随着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民间金融“网络化”创新不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网贷运营平台已达1575家,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超过3829亿元。民间金融具有显著的风险脆弱性,规范性和透明度不足,缺乏风险缓冲和吸收机制,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时常爆发案件和风险事件,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民间融资还可能导致融资链条拉长,中间费用和风险溢价较高,未能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一些民间金融资金还流向限制性行业及高风险领域,部分民间金融风险通过各种渠道向正规金融体系传递,影响了金融稳定。
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仅媒体集中曝光的重大企业债务风险事件就有46起,涉及40多家商业银行,风险金额近千亿。陕西省榆林市2014年1月份到10月份,共发生非法集资案82件,涉案金额42.27亿元,牵扯群众7500多人。根据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统计,2014年至10月底,杭州警方已受理十余起伪“P2P”非法集资案件,金额高达数亿元,有数千投资人受害。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民间金融风险的温州案例。温州的金融改革在全国具有试点意义,前期发生的民间借贷风波、处置方式及后续风险对全国都有借鉴作用。2011年温州民间金融风险集中爆发,目前风险已经逐步消退。这主要得益于三年来,温州结合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了民间融资法治建设,搭建了规范化民间融资平台,拓宽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强化民间金融风险管控。温州金融改革试验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探索民间金融规范化、阳光化发展道路。温州自2011年9月发生民间借贷风波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处置演变,风险呈现新的变化:民间借贷风险正在逐步消退,正规金融风险逐渐凸显;原发性企业两链(担保链、资金链)风险下降,但继发性风险还在持续;总体风险平稳可控,但风险点多发,处置工作依然艰巨,银企关系紧张,构建诚信环境珍重道远。为什么要回顾温州的案例?因为温州作为沿海地区,在经济金融发展相对领先,三年前的温州事件现在有可能在内地的其他地方正在发生。
互联网环境下的民间金融风险呈现一些新态势,比如P2P风险和众筹风险。2014年1-7月,每月平均有9.3家问题网贷平台出现,进入8月后,问题平台数量显著增多,其中12月问题平台数量高达92家,超过去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众筹主要存在机制风险、执行风险和维权风险。2014 上半年,国内众筹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 1423 起。
下面重点讲一下互联网金融的流动性风险。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曾说,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流动性风险。如果P2P只是作为融资平台,其自身是不会有流动性风险的。但是如果互联网金融涉及民间融资,比如,P2P平台对平台上进行的交易作了担保,那么平台本身就会面临流动性风险。防范流动性风险是维护金融企业的生命线,从事过传统金融机构工作的人都知道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的死亡最后都是因为流动性风险,就像这一口气没上来就过去了。好像足球比赛的最后点球决战,一招定胜负。如果是其他风险还有时间慢慢挽救,但是流动性出了问题,很难挽救,也来不及挽救。
因此,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国际社会,包括中国,都高度重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在2008年和2010年相继出台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构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全面框架,在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定性要求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定量监管标准。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标准》,对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覆盖率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巴塞尔协议专门出台了流动性风险监管原则。2014年中国银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课题。2008年,我曾经研究过香港银行。当时我负责某机构香港境外业务管理,发现香港机构账上流动性很足,有好几十亿的流动资金。那时候国内还缺外币,账上为什么摆这么多的流动性资产呢?为此,我详细了解了香港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的要求,它有很复杂的计算公式,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放足够的短期资金在账上,就是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
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一个词是明斯基时刻,即资产价格崩溃的时刻。好日子的时候投资者敢于冒险,好日子的时间越长,投资者冒险越多,直到过度冒险。按照明斯基的理论,融资行为可以划分为三阶段。第一个是套期融资阶段,融资者收入可以覆盖其债务本金与利息支出;第二个是投机性融资阶段,融资者收入仍可覆盖其债务利息支出;最后就是庞氏骗局阶段,融资者必须不断提高其债务水平以兑现其债务本息承诺。我相信很多机构、企业一开始都是想做套期的,但是在经济下行的阶段,或者投机过度时,就有可能一步一步逼向庞氏融资,最后迎来明斯基时刻,那些破产跑路的企业,都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回顾两个经典案例,一个是雷曼兄弟破产,一个是麦道夫诈骗,这两个案例大家都耳熟能详。先看雷曼兄弟破产案例。2006年我正在纽约,当时是金融危机前夕,资本市场那真是烈火烹油,繁荣得不得了,哪里想得到后面断崖式的下跌。华尔街五大投行,排名前三的是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林,下面跟着就是雷曼兄弟,属于比较灵活、创新型的投行。雷曼兄弟也挺傲慢的,不太把老大放在眼里,它好像是创新型的队长,最后投机过度了,当市场情况变了,流动性就遇到问题。流动性不足怎么办?我在海外金融机构当行长的时候,流动性不足时的融资渠道有这样几条:一是向市场借;二是向同业借,兄弟拉一把,如果是分行还可以向总行借;最后向央行借,央行是最后贷款人。为什么美国当局不救雷曼?纽约联储银行执行副总裁兼总顾问Thomas C.Baxter在美国金融危机质询委员会就“雷曼案”所作的证词显示,纽联储无权提供“裸担保”(即没有相应的反担保,也没有数额限制的担保),这将会使美国纳税人为雷曼的全部交易债务承担风险。后来国会通过了EESA,该方案赋予财政部提供担保的法定权力,可以救助后面的其他几家投资银行。雷曼倒闭的原因是复杂的,外因包括过时的市场规则、虚假市场谣言、监管机构反应迟钝以及华尔街的“恐慌风暴”。但内因是主要的,其中流动性状况是破产的关键。雷曼公司进入不熟悉的业务,自身资产过少,杠杆率过高,持有大量不良资产,最后表现为典型的流动性危机。2008年9月8日星期一集中爆发了市场对手方拒绝与雷曼进行交易的现象。所以在市场上人缘很重要。人缘不太好,出问题时没有人拉你一把。雷曼兄弟的首席破产管理人普华永道表示:雷曼破产不是因为偿付能力问题,而是因为流动性不足。资本不足有可能有人救你,还可以缓过一口气,但流动性危机则是致命一击。在市场上你要考虑到什么叫风险,能估计到的不叫风险,认为没有风险时发生的事件才叫风险,这是要命的风险,作为企业的一把手,主要要考虑这个风险。
第二个案例是麦道夫诈骗。麦道夫曾任纳斯达克交易所总裁,是金融精英。他的诈骗行为是典型的庞氏骗局,这么高地位的人做庞氏骗局大家都没想到。他利用奢华场所建立人脉网,树立“投资必赚”口碑,发展“金字塔型下线”,以高额资金回报为诱饵,吸引大量投资者不断注资,以新收入偿还之前的利息。这个骗局维持二十多年,直到他面临资金赎回压力,拆东墙补西墙补不下去了,才向两个儿子坦白。经儿子告发,一场美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诈骗案暴露在世人眼前。涉及的金额约600亿美元,是世界金融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
互联网金融在这方面的风险比较小,但也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关注资产长期化和负债短期化之间的矛盾、及其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非标资产流动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金融难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上互联网来解决。但是通过互联网金融解决时要注意流动性风险问题。二是做支付和清算是不一样的,清算有流动性风险,必须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准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清算都是由央行来提供的,可以随时主动提供流动性,保证血液的流通,做支付点对点。三是P2P拆标错配。即P2P平台将项目拆分为更短期限或更小金额的标的,一旦平台无力及时偿还或出现突发事件时,就可能出现“一根稻草压死骆驼”的情况。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显现,一些地方债务链断裂,互联网金融也要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规范发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